郑成功|两千年前,一支“舰队”从浙江台州出发,驶向台湾……

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 , 这毋庸置疑 。但是 , 中原王朝和政权对中国台湾地区的经营到底有多早呢?
有人会说 , 明代前有抗倭大将沈有容 , 三次率军进入台湾、澎湖列岛一带 , 成功保卫台湾;后有民族英雄郑成功 , 击败荷兰入侵者 , 收复台湾 , 这总算很早了吧 。有人说 , 早在南宋孝宗乾道七年(1171) , 泉州知府汪大猷便已派万余水军屯驻台湾岛 , 并于此地开府建牙 , 设立了衙门 。
郑成功|两千年前,一支“舰队”从浙江台州出发,驶向台湾……
文章图片

影视剧中的郑成功 。来源/电视剧《英雄郑成功》截图
若再往前推五百多年 , 即隋炀帝大业六年(610) , 我们还能看到:虎贲郎将陈棱因成功登陆台湾 , 而被称为台湾“开山之祖” 。时至今日 , 位于台南市民生路的陈棱庙(亦称开山宫)仍是中国台湾最古老的庙宇;而在台湾彰化市 , 还有一条以陈棱命名的“陈棱路” 。
话虽如此 , 隋朝对台湾的经略 , 也并非是最早的……
驶向台湾的“舰队”
据现存史料记载 , 我们对台湾岛的经营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三国时代 。有此壮举之人 , 不是曹操 , 也并非刘备、诸葛亮 , 而是孙权 。据《三国志·吴主传》记载:“(黄龙)二年春正月……(孙权)遣将军卫温、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……得夷洲数千人还 。”
吴黄龙二年(230) , 一支由卫温、诸葛直率领、规模高达万余人的“舰队”从江南沿海地区出发 , 成功抵达夷洲 。关于其出发点 , 一般默认是当时的首都建业(今江苏南京市) , 但结合史料记载与出土文物可知 , 临海郡章安县的港口(今浙江台州市)才是卫温等人真正的出发点 。《太平御览》卷77引周处《风土记》曰:“温庥五会者 , 永宁县出豫林 , 合五板以为大船 , 因以‘五会’为名也 。”当时 , 临海郡下辖的永宁、温麻两地造船业非常发达 , 孙权曾设立过典船校尉与温麻船屯 , 用以督造战船 。
卫温等人最终抵达的“夷洲” , 就是今中国台湾省 。但也有学者认为 , 它本是指日本海岛或冲绳岛 。这显然经不起推敲 。尽管《三国志》对此次出航着墨不多 , 但沈莹所著《临海水土异物志》中的一些记载 , 有力证明了“夷洲”即台湾的事实 。
郑成功|两千年前,一支“舰队”从浙江台州出发,驶向台湾……
文章图片

《太平御览》收录的《临海水土志》 。来源/纪录片《过台湾》截图
沈莹是什么人呢?据《晋记》《襄阳记》等史料记载 , 他是东吴最后一任丹阳太守 , 擅长水战 , 后在灭吴之战中以身殉国 。吴太平二年(257) , 少帝孙亮以“会稽东部为临章郡” , 可知沈莹在出任丹阳太守前 , 也就是太平、凤凰年间 , 极有可能担任过临章郡太守 。近水楼台先得月 , 沈莹由此得到大量一手资料 , 后著成《临海水土异物志》(下文简称《沈志》)一书 , 详细介绍了东南沿海地区越族与夷洲土著的经济、文化与生活习俗 。可惜该书已经散佚 , 现存最完整的版本由中国台湾学者张崇根辑证 , 保留了不少珍贵史料:
①“夷洲在临海东南 , 去郡二千里 , 土地无霜雪 , 草木不死 。四面是山溪 。众山夷所居 。”
②“此夷各号为王 , 分画土地人民 , 各自别异 。”
③“人皆髡头穿耳 , 女人不穿耳 。”
④“其地亦出铜铁 , 唯用鹿骼矛以战 。磨砺青石 , 以作矢镞、刀斧 。”
⑤“镮贯珠珰 。饮食不洁 , 取生鱼肉杂贮大瓦器中 , 以盐卤之 , 历月余日乃啖食之 , 以为上肴 。”
以上材料反映了夷洲在三国时的社会状况 。当地人还处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阶段 , 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从事生产活动 , “各号为王” , 未能形成统一的社会组织 。因此 , 夷洲土著的生产力也十分低下 , 以至于当地虽生产铜、铁 , 但他们却仍以石器、骨角为主要生产工具 。

推荐阅读